Skip to content

推敲演算法傾向

YouTube  ✺  基礎

視覺層級往往隱含了演算法的傾向

UI 和 UX 設計是誘導性的,依照設計原則和數據反饋佈局,誘導用戶完成特定行為,以滿足企業的商業和盈利模式,財源廣進豬籠入水。

YouTube 主打「創作者經濟」 [1],世界各地的創作者皆可成為其勞動力,再按其作品營業表現支薪。故此,YouTube 官方創作者工具的設計宗旨必然離不開改善使用體驗,從而提升生活產力,所以視覺層級 (Visual Hierarchy) 往往隱含了演算法的傾向。

YouTube Creator Studio 為例,上一代 Classic 版將關鍵字標籤欄 (Keyword Tags) 放在後台影片資訊第一層,而新一代則刻意收藏在第二層,創作者需要額外點擊一次「顯示更多」。這更動雖小,但足以證明 YouTube 演算法不再依賴創作者人手輸入的元數據 (Metadata) 辨識和索引內容,即使創作者隻字不填,也不會有大問題。換句話說,關鍵字標籤的作用已大不如前 [2]

總括而言,平台 UI 設計的蛛絲馬跡是窺探演算法的好工具,創作者應加以利用。

logo-youtube
algorithm-youtube

[1] [2]


  1. CEO Susan Wojcicki addresses YouTube's priorities for 2021: growing the creator economy, living up to our responsibilities, helping people learn new skills, building for the future of YouTube, and working with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as we face increasingly complicated regulatory issues.
    ↩︎

  2. 話雖如此,有填關鍵字標籤始終好過無填,高手過招往往靠微秒之差決勝負。 ↩︎